營養學是研究合理利用食物以增進人體健康的科學。所謂營養,就是機體攝取、消化、吸收和利用食物中養料以維持生命活動的整個過程。營養學是生物科學的一個分支,在預防醫學、臨床醫學、康復醫學和自我保健中都有一定的地位。營養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,它與生物化學、生理學、病理學、臨床醫學、食品科學、農業科學等學科都有關系。營養學屬于自然科學范疇,但它有較強的社會性。從宏觀上講,它與國家的食物生產和經濟水平有關;從局部看,它可以指導一個集體、家庭和個人飲食的合理安排,并與人的生長發育、生理功能、作業效率、健康長壽息息相關。因此,營養學又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。
食療學是中醫學中的一門學科。中醫食療學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研究食物特性和利用食物養生保健、防治疾病的規律與方法的科學。中醫很早就認識到食物不僅能營養,而且能療疾祛病、保健強身,并在長期的生活和醫療實踐中不斷研究總結,提出藥食同源同治、食物“味、形、氣、精”與五臟相關、食物五味調和、食物性味歸經、飲食有節、飲食宜忌、食療食養結合等一系列學說,形成了獨特的食療理論與方法體系和源遠流長的食療文化。中醫食療學認為:用食物治病,只要調配得當,其性能作用經過日積月累會非常明顯,許多情況下甚至不亞于藥療,而且可避免藥療的毒副作用。各種醫療,也都需要食療配合。食療還能在生活中發揮日常的養生保健作用。